一、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病可以分为潜伏性结核和活动性结核。潜伏性结核是指患者体内存在结核分枝杆菌,但由于机体的免疫屏障作用能够阻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也就是说,潜伏性结核的患者感染后并不会立即出现症状,同时也不具有传播性,但有可能进展性活动性结核病。 二、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呼吸道传播是肺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染途径,结核病患者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时,结核分枝杆菌会随着飞沫排出,如果易感者吸入了结核病患者的飞沫则有可能被感染。 2.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肺结核病传播的另一重要途径。结核病人使用过的餐具、吃剩的食物,都有可能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此时如果与结核病患者合用餐具、吃结核病患者剩下的食物、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或乳制品、接触结核病患者用过的物品后,都有可能受到感染。 3.垂直传播:如果母亲患有结核病,怀孕期间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脐带血液进入胎儿体内而发生感染。另外,胎儿也可能会因为羊水中含有结核分枝杆菌而感染先天性结核病。 4.其他: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皮肤或黏膜伤口直接感染,但并不多见。 三、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肺结核的症状多样。常见的有咳嗽(可能持续两周以上)、咳痰(有时痰中带血)、还会伴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不过,这些症状并非肺结核所特有,容易被误诊。 四、肺结核的诊断 诊断肺结核需要综合多种方法。痰液检查找到结核菌是确诊的关键依据,此外,胸部 X 光、CT 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肺部的病变,如肺部的阴影、空洞等。结核菌素试验等也有助于诊断。 五、肺结核的治疗 治疗肺结核主要依靠抗结核药物,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一般疗程较长,需要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或换药,否则容易导致治疗失败和结核菌耐药。 六、肺结核如何预防? 预防肺结核至关重要。 1.接种疫苗。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病,尤其是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勤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咳嗽、打喷嚏应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 3.早到医疗机构做胸部X线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了解结核病防治科普宣传,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